中文-简体
中文-繁体
English
登录
首页
拍卖预展
拍卖结果
服务指南
如何委托
如何竞投
资料下载
法律法规
业务联系
拍品查询
中国书画
当代艺术
瓷器杂项
佛造像
珠宝翡翠
珍贵钟表
名品手袋
极品名酿
养生精粹
陈年普洱
其他
新闻中心
华艺资讯
媒体报道
华艺讲堂
华艺视频
关于我们
公司概况
大事记
加入我们
拍品查询
1930年代初 群马 纤维板油画
估价:
咨 询 价
成交价:
¥207,000,000
拍卖会: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季拍卖会
专场:现当代艺术夜场
预展时间:2021年5月31日-6月3日
预展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L1-3
拍卖时间:2021年06月02日-05日
拍卖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L1-3
作品分类:当代艺术
图录号:8510
作者: 常玉(1895~1966)
尺寸:110×103cm
质地:
年代: 1930年代初
作品说明
出版
1.《VU》杂志,第204期,巴黎,1932,p179;
2.《常玉油画全集》,国巨基金会、大未来艺术出版社,台北,2001,p56;
3.《常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p57;
4.《先锋·颓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p155;
5.《世界名画家—常玉》,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p106;
6.《常玉——寄黑 藏白 醉粉红》,大未来林舍画廊艺术有限公司,2018,p298。
签名:玉 SANYU(左上)
作品背面展览标签:第43界展览会,常玉,生于四川(中国),中国籍,塞纳-马恩省马拉科夫镇,让·雅克·鲁索大街1号,3655,群马,110×103 cm,1932年。
来源
1.法国藏家购于第四十三届独立沙龙展览会;
2.亚洲私人收藏。
展览
第43届独立沙龙展览,巴黎,1932,3655号作品。
说明
1.第43届独立沙龙展览会目录第291页,第3655号作品《群马》(Chevaux)售价4000法郎。(资料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2.附原出版《VU》杂志,第179页《群马》作品图侧标记艺术家亲笔签名“玉SANYU”、日期“3.5.1932”及印章“常玉”。(原法国藏家提供);
3.法国《VU》杂志 1932年2月10日 第204期第179页 让·格劳迪(Jean GALLOTTI)报导此画:“由常玉所作的《群马》,是画家的天真呢,还是他在探索某种风格,亦或是异国风情的概念呢?”
4.附《<群马>作品状况报告》,贾鹏,2021
1932年,常玉给荷兰经纪人以及挚友约翰﹒法兰蔻(Johan?Franco)的信件中兴致勃勃所提及的这件作品《群马》(Chevaux),是他1932年参加第43届独立沙龙展览的参展作品,法国国家图书馆至今完好保存着这届独立沙龙展览会的目录,在第291页,清晰可见常玉参展的两件作品分别为:
第3654号作品《山水》(Paysage),售价8,000法郎;
第3655号作品《群马》(Chevaux),售价4,000法郎。
相比山水作品,动物题材的《群马》显然更加受到法国人的喜爱和关注,不但被《VU》杂志邀约发表,最终亦被法国藏家以4000法郎购藏,在1932年的法国,第十七次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4000法郎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对于刚刚经历完家族企业破产,孤悬海外的常玉来说,更是绝渡逢舟。根据已有资料显示,这是常玉在法国最早被报道的一件作品,也是早年被媒体唯一刊登的作品,常玉的作品再次登上法国报纸,已是十四年之后的事情了。《群马》在常玉动物题材的创作中,不同于艺术家晚年作品中常见的苍茫萧索气息,描绘了七匹马儿在明媚的金色原野上,悠然嬉戏的场景,画面意趣横生,温暖明媚,当属珍罕绝伦之作。现任藏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法国藏家手中购买并珍藏,今时首次露面,弥足珍贵,定当惊艳四座!
常玉与“马”
裸女、花卉和动物作为常玉创作的三大核心主题。如果说“菊”是常玉花中至爱,“马”则可以说是常玉动物作品中最钟爱的主题。在常玉已知的八十四幅以动物为主题的油画作品中,画马的作品多达三十四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雕塑作品中,一系列的石膏漆染的“马”雕像也十分突出,对“马”这个题材持续的艺术探索横贯常玉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
常玉对“马”的偏爱,富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因素,常玉的父亲以画马享誉家乡南充,马的形象想必已深深铭刻在常玉童年记忆与美学根源之中。而常玉对妻子玛素﹒夏绿蒂﹒哈祖尼耶(Marcelle Charlotte Guyot de la Hardrouyère),同样昵称为“Ma”。徐志摩一直对常玉的这段婚姻艳羡不已,在1929年给刘海粟的信中写道:“常玉家尤其是有德有美。马姑做的面条又好吃,我恨不得伸长了一张嘴到巴黎去与你们共同享福……”“马姑”即常玉妻子。马显然对常玉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千姿百态的马出现在他的画作中,或引以自况,或思念故人,在这些作品中,始终洋溢着细腻丰富的情感蕴藉。“卓尔不群”的《群马》
在常玉创作的三十四幅以“马”为主题的作品中,多以描绘两两相依的双马为主,关于群马的作品仅有6张。此幅《群马》是其中刻画最为细致,并且用色极其独特的作品。有别于艺术家1930年代以粉红与白为主调的“粉色时期”绘画,常玉在《群马》中大胆地以明媚绮丽的橘红作为主色,这个色调的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仅有两张,另外一张则是去年刚刚创造常玉动物题材市场纪录的《八尾金鱼》,水中畅游的鱼儿与原野嬉戏的马匹,两幅作品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群马》以七匹欢腾的马儿作为主角,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实际场景的刻画。艺术家通过橘红和浅橘黄两种色彩的建构,对空间进行切分,抽象地勾勒出阳光照耀下的金色原野、湖泊、沙洲,通过色彩的层次转折,营造出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空间,这是西方现代艺术中追求几何形态和纯度色彩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留白”的独特空间观念所致。中国传统书画中的骏马驰骋四方,常玉的马却是无缰骄骢,徜徉于天地之中。三分潇洒、二分佻皮、一分闲适,亦是艺术家本人个性十分贴切的投射。
常玉早年在中国时常会观赏马戏,想必逗趣俏皮、形态灵动的马匹形象深植常玉内心。《群马》中马儿两两相依、三五成群,饶有意趣。对马的刻画亦延续了他
画裸女的神髓,着重捕捉马匹的神韵形态。艺术家用油画材料贯彻其率性的书法笔触,自信地勾勒出马的尾巴和鬃毛,寥寥数笔亦将马的躯体之量感表达得十分到位。在对作品的科学摄影分析中,侧光下可观察到纤细的笔毛分布在画面各处,可见艺术家使用的画笔毛质松软,很可能是中国画常用的毛笔类型,符合画面呈现的笔触及笔法特点,左上角的艺术家签名亦呈现国画用笔的特征。
在常玉关于“马”的主题作品中,超过一米尺寸的作品并不多见。1930年5月15日常玉写给侯谢的一封信中曾经提及“今天杜乐丽沙龙的阿诺先生向我邀画,要我创作一些巨幅作品……”可以推测《群马》很可能是常玉针对第43届独立沙龙展的特别尺幅创作,殊为难得。画面中描绘最为细致的是一匹仰卧的斑点马,不禁让人联想起《五王醉归图》中申王李撝的坐骑“九花虬”,骏马不再奋蹄扬鬃,而是仰卧撒欢,如此天真烂漫的面貌,让人心生欢喜。其他马儿或腾跃、或俯首、或曲腿,十足生动,妙趣横生。不同于艺术家晚年作品中常见的苍凉孤寂情绪。《群马》所描绘的空澄原野是一片自由的天地,嬉戏的马儿更似诗意的精灵,整体画面营造出一种无限旖旎、绮丽梦幻的意境,对应着常玉中年时仍踌躇满志,乐观豁达的心情,整体透露出生机、美好、希翼等明媚的精神意象。
常玉自1929年开始画油画,其创作在30年代臻于成熟,独树一帜的艺术语汇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法国艺评家贾克伯(Max?Jacob)曾称赞他的作品中“具有精准而纯净的一股力量,兼具智慧与技巧。”常玉动物油画作品为数不少已永久收藏于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藏家十分惜售,在市场流通量稀少,私人收藏的常玉作品当中,殊难寻获相类之作,《群马》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与收藏价值。
“由常玉所作的《群马》,是画家的天真呢,还是他在探索某种风格,亦或是异国风情的概念呢?”迪(Jean GALLOTTI),法国《VU》杂志1932年2月10日第204期第179页
——让·格劳
“我小有成就。除了有好几份报纸撰文介绍我以外,《VU》杂志更写信向我征求同意刊登画作,我想这些图片很快便会被刊登出来了。”
——1932年1月26日 常玉致约翰·法兰蔻的信件
< 前一张
后一张 >
更多拍品
1940年作 傍晚的风景 木板油画
图录号:8500
估价:
RMB 1,400,000-2,500,000
成交价:
¥1,725,000
1950年作 香港日景 布面油画
图录号:8501
估价:
RMB 700,000-1,000,000
成交价:
¥920,000
1944年作 静物 青瓶百合 布面油画
图录号:8502
估价:
RMB 4,000,000-6,000,000
成交价:
¥5,750,000
1944年作 静物 桃子 布面油画
图录号:8503
估价:
RMB 4,000,000-6,000,000
成交价:
¥5,750,000
亚洲老子午夜电影理论_国产美女视频免费网站_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xxxx18一20岁hd